
唐朝(前2168——前2095;前2067——前2064年,又称“古唐朝”、“陶唐王朝”)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其前身为古唐国(前2173——前2168年,乃尧称帝前的封地);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也是后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早雏形。早期定都在北唐(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那么下边小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相信很多人对唐代皇帝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建议。 唐朝17位皇帝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唐朝皇帝分类唐朝(618—907年),有21位皇帝。 顺序: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统帅。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家、诗人。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628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祖籍陇西成纪,662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李旦早年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初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早年被封为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唐朝皇帝。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唐宣宗李忱异母兄,母懿安皇后郭氏。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哥哥。母恭僖太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初名李瀍。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异母弟。初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宣宗李忱长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初名李俨,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惠安皇后王氏,在位15年。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代十大景点10.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明宫是唐代最宏伟、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是唐代皇帝居住、处理国家事务、与官员会面的地方,它于2010年10月1日被重建并向公众开放。 9.品尝西安美食
8.城墙
7.大唐芙蓉园
6.钟鼓楼
5.碑林博物馆
4.华清池
3.大雁塔
2.秦始皇陵
1.兵马俑 唐朝哪里最出名1:长安(今陕西西安)。这个不用说,作为唐朝的首都,不管是在面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发达的经济体,繁荣的社会,高达上百万的人口,这在古代简直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商人、留学生等,都为唐朝首都长安城带来了繁荣的景象。而拥有84平方公里的长安城,更是体现唐朝的辉煌。长安城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同期的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7倍,是巴格达城6.2倍。可见长安城有多么的辉煌。
2:洛阳(今河南洛阳)。作为唐朝的第二位大都市,其繁荣程度虽然无法和长安城相比,但是,古都洛阳在唐朝时期,一度相当的繁荣,隋炀帝建造的时候,可是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才建成新的洛阳城。当初武则天在洛阳居住时,对洛阳城的营建可谓是用心良苦。而洛阳城用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而成。长安和洛阳俗称两京,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洛阳城面积达47平方公里,比长安城少了很多。
3:扬州。靠海边的扬州,一直充当海上贸易的大港。唐朝时期,这里是江南经济重要的地区,这里销往世界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无数的贸易,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唐朝中后期,由于失去了内陆的丝绸之路,唐朝只能通过海上贸易,发展经济,当时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已经南移,而扬州更加被人们重视,扬州还是江南的行政中心。
4:益州(今成都)。说起唐朝的益州,别看是内陆城市,当初人口也十万以上,经济繁荣可不低。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会逃到益州避难?还不是看中当时的益州发展良好,地理位置也不错,所以才选择益州的,别看益州偏内陆,它一样有重要通道连接外面,道路畅通无阻,毕竟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古人还是懂的。后期的唐朝南方形成了一扬二益的局面。 5:广州。作为唐朝岭南一个重要的城市,虽说这里是流放之地,但是别忘了,唐朝中后期之后,大批的人涌入岭南,因此广州人口数量有20万以上。而且这里通商通航,一个可以海外贸易的城市,肯定不会落后的,由于无法想中原的城市一样发达,因此排第五很合适。
6:苏州。和扬州的不同,苏州是唐朝在江南唯一的雄州。这里可以畅通无阻的海外贸易,同样给这里带来大量的财富。苏州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这里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味道。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不是白得来的。 7:太原。作为北方重要的城镇,古老的太原,一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镇之一。唐朝时期,山西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太原一直受到重视,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有人说这里可以称为唐朝的第三大都会,其实有点夸张,但也不能掩饰它的繁荣,许多北方游牧都会来到这里交易,带来的是昌盛的局面。
8:幽州(今燕山一带)。古老的幽州,诉说着它的沧桑。唐朝时期,这里是通往渤海地区重要的城镇,当初唐朝灭高句丽时,陆上的军队都曾在幽州驻扎过。这里是北方的*重镇,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商业。这里还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的发源地,可见这里发展还是不错的。 9:明州(今宁波)。又是一个靠海岸线的城镇,不得不说靠海边的城市,发达程度一定会容易一些,毕竟可以发展远洋贸易。唐朝时期,明州担负着海外贸易的重要角色,安史之乱后期的唐朝,经济南移,给南方许多城镇带来了一度繁荣的景象。 10:江陵(今荆州)。作为长江边上重要城镇,这里水陆发达。唐朝时期,这里是华中重要的城镇。通过它可以继续向水路西进,进入川蜀之地。人来人往都经过这里。带来的是繁荣的景象。
小结可以看出,重要的城镇都会有重要的商业路线。没有繁荣的朝代,是不会有这么多有名的城市的,当初唐朝经济的繁荣,那时候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唐朝一样的发达。如今这些城市还在绽放着它自身的魅力,其经济发展并不低。 |
相关阅读
2024-11-21 23:32:47
2024-11-10 21:37:21
2024-11-10 21:12:53
2024-11-10 20:56:46
2024-11-10 20:47:59
2024-11-10 20:01:54
2024-11-10 19:45:56
2024-11-10 18:56:55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