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1][2],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423.78万。地区生产总值32679.87亿元(2018年)。 上海是一座不需要介绍太多的城市,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大上海的。不过有人好奇,问上海为什么叫上海,不叫下海?还有上海的简称:沪、申都是怎么来的? ![]() 上海为什么叫"沪"又叫"申" 上海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她的简称“沪”众所皆知,那为什么又有“申”的别称呢? 其实,上海自古有“申城”之名,这与战国时期受封于此的楚国大臣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公元前262年,因为救主有功,他被楚王任命为楚国令尹,赐封淮河以北十二县,人称春申君。15年后的公元前247年,由于与齐国相邻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向楚王进言道:“淮北地区靠近齐国,情势紧急、首当其冲,请将这个地区划为郡,方便治理与备战。”献出淮河以北十二个县,请求封到江东去。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春申君受封的吴地,就包括今天的上海西部一带。 这时候的上海地界还是荒芜一片。流经此地的一条河由于泥沙淤积,不断抬高河床,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黄歇来了之后,便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春申江(今黄浦江)。后来, 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申城”。 那什么时候有“上海”这个名字呢?她第一次出现在*语境中,是宋熙宁十年设立的“上海务”,距今已有945年。以“上海务”为起点,南宋建立上海镇,元朝建立上海县,民国成立上海特别市,这才一路走到今天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级行政区拟定简称。按常理,上海简称应为人们所熟知的“申”字。但最终定名时,为何舍“申”而就“沪”呢? 这与上海的发源地——松江早期的居民生活*俗有关。松江地区水系发达,不少居民靠捕鱼为生。早在晋朝时期,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扈拦住。当时上海所在的淞江口是喇叭形的海湾,这种水道古时称作“渎”,所以这个地方就被叫成了“扈渎”。 由于“扈”字笔画太多,不容易被大众接受,后来简化成“沪”字。上千年流传下来,当地居民对“沪”字非常熟知,所以定上海的简称时选择了“沪”,而“申”字则作为别称一同被保留。 上海的简称泸,是读Lu还是Hu 上海的简称是沪(hù),不是泸( lú)。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沪)”。 中国各省市的简称读音 北京市(京) jīng 天津市(津) jīn 河北省(冀) jì 山西省(晋) jìn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neì méng gǔ 辽宁省(辽) liáo 吉林省(吉) jí 黑龙江省(黑) heī 上海市(沪) hù 江苏省(苏) sū 浙江省(浙) zhé 安徽省(皖) wǎn 福建省(闽) mǐn 江西省(赣) gàn 山东省(鲁) lǔ 河南省(豫) yù 湖北省(鄂) è 湖南省(湘) xiāng 广东省(粤) 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guì 海南省(琼) qióng 重庆市(渝) yú 四川省(川、蜀) chuān、shǔ 贵州省(黔、贵) qián、guì 云南省(滇、云) diān、yún *自治区(藏) zàng 陕西省(陕、秦) shǎn、qín 甘肃省(甘、陇) gān、lǒng 青海省(青) qī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níng *维吾尔自治区(新) xīn *特别行政区(港) gǎng *特别行政区(澳) ào *省(台) tái |
相关阅读
2024-11-21 23:32:47
2024-11-10 21:37:21
2024-11-10 21:12:53
2024-11-10 20:56:46
2024-11-10 20:47:59
2024-11-10 20:01:54
2024-11-10 19:45:56
2024-11-10 18:56:55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