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家。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岀了巨大贡献,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后借此率吴军大破楚国。公元前484年他自尽身死。那么下边小云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2023年最新今日已更新伍子胥简介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去伍子胥旅游景点的朋友提供完整已更新参考和建议。 历史人物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伍子胥是谁,他是哪里人伍子胥,楚国人,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家。伍子胥在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西面有湖泊、丘陵为屏障,不利于楚国进军,且能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吴中平原沃野、鱼米之乡,正是绝佳的大后方。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家。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后借此率吴军大破楚国。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尽身死。 伍子胥旅游景点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北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吴国大夫、*家。 伍相祠里的伍子胥塑像 ![]() 伍相祠里的伍子胥塑像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娶秦女孟赢为妻,楚平王见儿媳美貌,便占为己有,并欲另立太子。伍奢极力劝谏,惹怒楚平王而下狱。伍奢政敌费无极趁机进谗害,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走,楚平王于是画像全国追捕,欲斩草除根。 伍相祠 伍子胥一路逃到昭关,昭关是吴国和楚国的边界,昭关以西是楚国,以东则属吴国,只要出了昭关就安全了。 楚军把守的昭关挂着伍子胥的画像层层盘问,无法出关。正当伍子胥无计可施之时,被从山中采药归来的扁鹊弟子东皋公遇见并认出了他,东皋公感于伍氏一家的不幸遭遇,决定帮助他。他把伍子胥带回家中好生招待,寻找出关机会。但一连七日都没头绪,伍子胥急得一夜白了头,东皋公见到伍子胥满头白发,大喜!说:这样就没人能认出你了。于是把他的好朋友皇甫讷叫来,皇甫讷和伍子胥长得很像,由皇甫讷假扮成伍子胥过关。果然,守关兵士把皇甫讷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伍子胥则趁乱出了昭关。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故事。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助阖闾夺了王位并受到他的重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郢,此时害死他父兄的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于是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泄愤恨。 之后,吴国再灭越国,越王勾践入吴为奴,伍子胥多次劝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欲谋反,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来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卧薪尝胆,起兵灭了吴国。 伍子胥有治国安邦之才,在吴国的政治生涯中,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是吴国强盛和称霸诸侯的基石。伍子胥还是姑苏城(今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仍存有“胥门”,便是对他的纪念。伍子胥还率众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胥江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 当年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饥困交加,见一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考虑,请求对方为他的行踪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悔恨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要找姑娘家报恩,但苦寻不到地址,于是便来到当年遇到那姑娘的江边,把千金投入到她当时跳水的地方,以表答谢,这便是“千金小姐”典故的由来。 昭关城墙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其实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其中之一的说法便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伍子胥,而非屈原。当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马革裹尸抛入江中,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并修建了胥王庙(公元前484年),此地由此更名为胥口。每年端午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后人都会来这里举行祭拜仪式,同游客一起向胥江抛粽子。由于伍子胥尸沉钱塘江的时间比屈原投江早,因此有学者考证认为,中国端午节应是起源于纪念伍子胥。 总结《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名贤祠”,1988年秋,中国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以“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的对联书赠苏州,苏州为纪念伍子胥的功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现苏州规划展示馆)前树立了雕像和纪念园。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37:21
2024-11-10 20:47:59
2024-11-10 20:01:54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