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乌镇,不管是东区,还是西区,都很美,都很浪漫,不管我那天我去的有多早,一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够。要想完全细致、一点不漏的浏览完尽,不在那住上几天真的是不行的。 这座古镇真的很美,美的触手可及,虽然它只是一座古镇,虽然它算不上是抵达心灵的一片圣土,但在我自己看来,它还是很有感染力的,至少它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真的,那份宁静,让我的心变得纯洁、很真实………很自由……… 01 我走过的古镇不多,乌镇是极特别的一座。古旧木屋,缘水而居,高檐重脊,石板小路,堪称晚清民国情致的一颗遗珠;黛瓦白墙,红袖雨巷,微澜碧水,摇橹划桨,传统的淡墨山水画跃然纸上。 车子行驶在桐乡的柏油路上,黯淡的灯光与窗外闪烁而昏黄的房宇形成了巧妙的和谐。我们正在渐渐远离喧扰,渐近宁静,渐近澄明,也渐近木心。 傍晚时分,进入乌镇西栅,准备好各类物什,赶紧融入这一方无边的月色。小桥流水、扁舟酒肆一一入目。 穿着粉红长裙翩然的少女们在“晴耕雨读”处唱着明朗的歌曲,背着萌娃的壮实男子拥着一袭旗袍的女子在青石板上悠然漫步,几个高挺鼻梁、紫铜脸庞的老外在通济桥上眉飞色舞说着些不知名的话语...... 既是入夜,人流不多,我们兀自彳亍着,小心翼翼定格着这些迷蒙的画面。93网每走几步,抬头稍歇,一处处门匾上龙飞凤舞飘洒着历代文人的笔墨。我忍不住高声诵读,却担心震落这微漾的月色。 02 朋友说乌镇最好的景致在雨中,于是,第二日黄昏天赐霏霏细雨。我们听了一段苏州评弹便撑着伞迫不及待遁入雨夜。 雨点在青石板上起舞腾跃,哼出爽朗的调子。此时此刻,走路不能急切,也不能迟缓,最好应和着雨点的节奏,又不打扰石板笑涡里溢出的叠叠水花。 乌镇的小巷非常多,幽深而曲折,披着月色追着水花走进这些小巷顿觉冷幽而静默。巷子劲头有黯淡的光晕在飘忽闪烁,走过几处酒吧,忧伤而凄迷的摇滚声在雨水中愈发冷峻干涩。 走了一阵,我们登上一座小桥,四周的景色尽入眼眸。一脉亮莹莹的小河穿桥而过,橹声欸乃,漾起浅浅碧波,摇碎了雨水漂洗得乌黑发亮的屋瓦。 极目望去,是那莲青色的楼阁、廊棚、吊楼、河埠头与水车,还有悬挂在回环长廊下的火焰般跳动的灯笼、掩映在婆娑绿柳中的翠柏青松,俨如一个默默的守夜者。 “晚风斑驳了去年的景致,黄昏又赠给我们一场夜雨”朋友吟颂着... 清风徐来,雨丝宛如金线,俏皮地勾连着我们的衣襟。远处楼阁中推杯换盏的身影在雨夜中渐渐模糊,屋檐上忽然出现一只刺眼的白猫,在金线编织中上下腾跃。 我们靠着桥廊,天南海北调侃着一些毫无端由的俏皮话,正说着,七个略有醉意的中年男人走上桥来拍合影,我拿好相机, “你们兄弟可谓七星聚义啊!” “借您吉言!” “看镜头,七星聚义,八福临门,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 哈哈哈哈…… 走下桥来,不争气的肚子开始发牢骚,我们赶紧去觅食,“我要吃粥!”这个被朋友揶揄我一路的段子在雨夜的乌镇回荡着,很快,翻过一座小桥,一个写着“粥”字的随风飘摇的白色幌子映入眼帘,走近一瞧,居然关门了。 随即往前走几步,羊肉面的香气直入口鼻。于是一碗面,一碟花生米,三下五除二,不亦快哉! 雨夜的乌镇总有着说不尽的多情悱恻,行走在悠长悠长的小巷中,人们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期盼着有一次美丽的邂逅,幻想着时间在此时定格,憧憬着嬉笑的雨点悄悄开出一抹清丽的笑靥...... 03 雨夜毕竟是短暂的,回到青旅,偌大的屋子只有我一人,拉开窗帘,静听帘外嘀嗒声,仿佛天与地,雨与我融为一体,在这样的雨夜交融着,消融着。 清晨六七点漫步乌镇是绝佳的选择,空气中还残存着昨夜的雨滴,清亮的树叶又置换了新的朝气。地上有一些随雨而落的花瓣,粉嫩洁白,绿肥红瘦间依稀多少昨夜的幽怨婉转,惆怅美丽。 房屋是极其爽净的,灰白色的墙壁、绿得发亮的柳叶、青得逼人的瓦片接着蒙蒙的晨天,恰如淡雅的水墨画。 乌镇景点集中于东西两栅,西栅水网密布,桥街罗织,东栅简洁而古朴,小巧而流素。 东栅的竹竿表演尤其刺激,十几米高的竹竿上立着一个一袭白衣的俊朗男子,他潇洒而飘逸地攀援倒立起舞振臂,仿佛《天龙八部》中的逍遥子,身形之矫捷明俊,动作之行云流水让周围的游客叹为观止。 西栅的众多馆阁则给人历史的厚重与蕴藉在婚俗馆一睹历朝历代结婚嫁娶的盛况风姿,听朋友讲述荷花钱包各色肚兜的文雅逸趣; 在江南木雕陈列馆感受着奇形怪状的木头上留下的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术与巧妙构思; 在昭明书院对话萧统太子,留恋着水池古木,浓荫匝地的美景,氤氲着满卷旷达的书气; 还有充溢着古今中外各式钱币的余榴梁钱币馆、极具传统特色的乌镇大戏院、临水振翼古韵极浓的文昌阁等等。 当然最有趣的莫过于宏源泰染坊,空旷干净的场院里,几十排高大的竹竿上飘扬着一幅幅的蓝印花布,煞是壮观。 更巧的是这日几百个幼儿园的红领巾们撒欢似的跑了进去,穿梭白云蓝布红领巾,绿波清风欢笑声,让人禁不住耳畔回荡起“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他零星的景点同样需要细细品咂,穿过观前街,越过古廊棚,登上永安桥,缘行河边水阁,每一处小桥,每一条街道都凝神驻足,收进眼底。 04 乌镇的小吃不容错过,行至依河傍水的小茶馆小坐一番,来一杯清香馥郁的菊花茶,望着窗外的流水与游鱼,生命的清澈与欢畅袭遍全身。 或者品尝一口柔和温润的青团,一口滑而不腻的东坡粽子,顿觉得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您这里不但东西好吃,服务态度也是极好的!” “那可不?我们大老板经常给大家培训各种文明礼仪,马虎不得哩!”一个卖东坡粽子的大妈半抱怨半矜夸地说着。 “我们这边所有小吃都是独一份,其他店家都没有。” “难怪这么好吃!那商家会不会哄抬物价啊?” “不会的,老板为了平衡所有商家,给予大量补助呢。大家懒得去恶性竞争啦” 不得不说,乌镇的餐饮环境要比西塘等地强很多,可见,一个懂得文化的政府与企业负责是多么重要。 乌镇的摆渡船是一定要坐的,六七个人在一个摇摇晃晃的乌篷船中荡漾着,听着高一声低一声的摇橹声,听着岸边时时传来的软到心坎的吴侬软语,心一下子柔到了极致。 于是赶紧上岸,再次挤进那些酿酒、纺织、蓝印花布、根雕、制笔、竹编等一个个洋溢着日常质朴浓郁生活气息的传统作坊里流连忘返,恋恋依依。 乌镇话别有风趣,我随口和一个活泼的女导游打趣,她告诉我乌镇话“老鼠”叫“老师”,还说孩子们上课从来不喊“老师”,因为总能想起仓库里那个獐头鼠脑人人喊打的鬼东西。 艳遇是乌镇最美的赏赐,一袭红花碎布长裙的女子浅浅踱步,让人望之心怡而目逆送之; 而身着短裤性感的姑娘们蹦跳自如,哼着风流明快的歌曲,勾得一众小伙子们愣神驻足; 身着旗袍的少妇同样风韵万千,一扭一摇的身姿与嗒嗒的高跟鞋声是巷子里别样的景致。 当然,最大的惊喜是邂逅名人。我们走到一处开阔的场地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擦肩而过,他锃亮的发型、明锐的眼睛让我一下子愣住了神:难道是*作家刘墉? 朋友问我一个好玩而棘手的话题,如果刘墉身边前呼后拥,我还会不会过去找他合影。我说我肯定不会,并且还会轻蔑说一声‘切,有啥了不起,我才懒得搭理!’哈哈大笑。人的虚伪矫情在我身上一览无余。 05 此次来乌镇,压轴之事自然是拜访木心。为此,我们留出来最后半天时间去木心纪念堂。 木心纪念堂修缮得很别致,水波荡漾,绿树环绕,宛若水上游珠。其名“卧东怀西”,谓之木心居于东栅而纪念堂建于西栅,木心生于东洋而学于西洋,兼善古今,坐怀东西。可谓浩荡大气,豪逸迈出也! 我们在木心纪念堂呆了很久,朋友对木心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木心与里尔克的诗风接近,与张岱的散文相仿,毫无五四痕迹直接脱胎明清文章,这些精辟的见解让我不由叹服。 木心在**饱受折磨,出狱后竟然无丝毫曲髅惊惧、落寞惶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天命老人宛如青春少年,凤凰涅槃容光焕发,不惧年老只身赴美,文稿尽毁提笔重写。相对于他的皇皇佳作,这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才是木心真正值得我辈学*之处。 木心在*开设文学史课,几年时间,辗转多处,几十位美术家席地而坐,木心居中,点燃一个香烟,烟雾缭绕中快意畅谈。屈原到李白,莎翁到尼采,散文诗歌,绘画小说,嬉笑怒骂,皆成佳话。 大有当年孔夫子杏坛开讲,苏格拉底坐而论道,西南联大众教授对月而诵之遗韵。令人神往!令人痴醉啊! 纪念馆墙壁上有一幅画非常经典,木心一袭白风衣,黑手套黑色包,黑皮鞋黑毡帽,跨步向前,昂首而行,风卷衣襟,双目炯然,一旁一行小字: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这幅画妙极了! 冷冷清清,是他的身世经历,他的处事原则,风风火火,是他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艺术对美对文字的痴情与迷恋。八个字写木心,足矣! 我特别喜欢墙壁上镌刻的两首小诗:《如偈》 艺海如宦海,沉浮五十年。荣辱万事过,贵贱一身兼。 我亦飘零久,移樽美利坚。避秦重振笔,抖擞三百篇。 问君胡能尔,向笑终无言。楼高清入骨,山远淡失巅。 人道天连水,我意水接天。肝胆忽相照,钟鼎永传衍。 会当饮美酒,顾盼若神仙。被服纨与素,辒辌致而坚。 窥户多魑魅,幕重岂容见。晚晴风光好,大梦觉犹眠。 每忆儿时景,莲叶何田田。 《乌镇》遵彼乌镇,循其条枚。未见故庥,惄如輖饥。 遵彼乌镇,回其条肄。既见旧里,不我遐弃。 积雪御丧,邸廪如毁。黔庐赭垣,弃掷逶迤。 虽则如毁,吉黄片羽。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我徂北美,滔滔十载。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西曰归,腧心东悲。蜎蜎者蠋,蒸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不我畏也,里可怀也。 两首小诗,一俗一雅,一首叙生平,道出超然豁达之感,得禅宗之趣; 一首写故乡,渲染重归悲戚之情,钟儒家之心。 06 自木心纪念堂出来,天色乍昏。我们登上白莲塔,远眺四野景物,在与导游的文字争执戏虐中展望乌镇的未来蓝图,*****曾多次莅临考察,互联网大咖们不几日要齐聚于此,千年的古镇焕发着蓬勃的朝气,怎不令人欣喜,令人振奋! 走出西栅,耳畔还回荡着古戏台上韵味十足的评弹之调、停泊在水中央的“拳船”上发出的急切而热烈的锣鼓之声,脑海依稀重檐翘角、浮雕鎏金的馆阁房宇,湿漉漉闪着青光的石板和夜色下在衣襟上轻盈跳跃的雨丝…… 夕阳将坠,我们挥手告别乌镇,相约九月重逢,可惜后来琐事缠身,竟再未成行。后来,乌镇也渐渐成为一个美丽而模糊的梦,常常念叨,却不忍再去,也许是无人相偕,也许是没了当初的心境。 如果乌镇不是分开的,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古镇,在我看来,它绝对是江南十大古镇中最大的一个。 其实不管是东区,还是西区,只要置身只要亲身感受过,就能深切感受到江南水乡古镇的那种扑面而来的绵绵柔情多姿的浪漫、古朴的神韵……… 还有那种交织在清清流水、小桥、人家的如同梦幻般的的诗情画意的魅力画卷会一直刻画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自己人生回忆的一部分……… 期待今年有人与我再去乌镇! |
相关阅读
2024-11-21 23:32:47
2024-11-10 21:37:21
2024-11-10 21:12:53
2024-11-10 20:56:46
2024-11-10 20:47:59
2024-11-10 20:01:54
2024-11-10 19:45:56
2024-11-10 18:56:55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