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相传,该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又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 帮要饭的乞丐。 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成菜后,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 扩展资料:由于“佛跳墙”是把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 佛跳墙在煨制过程中几乎没有香味冒出,反而在煨成开坛之时,只需略略掀开荷叶,便有酒香扑鼻,直入心脾。盛出来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食时酒香与各种香气混合,香飘四座,烂而不腐,口味无穷。 2002年,“佛跳墙”在第十二届全国厨艺节中获中华名宴。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它的原料有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盹、冬菇、冬笋等18种之多。将菜入坛之前,还要分别将原料煎、炒、烹、炸……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它汇聚了多种荤菜于一坛,互相借味的又各自保持原有味道,被视为福建的招牌菜。
传说清朝同治末年,福州官钱局的一名官员想巴结京城派来的布政司周莲。他不敢大张旗鼓地在外面宴请,怕同僚见了参他一本。于是,他命私厨做拿手好菜在家设宴款待周莲。厨子觉得,想要做出能够取悦布政司的好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索性将所有材料都烹制出来,做个大杂烩吧。于是他将鸡、鸭、羊肉、海参等10多种原料加作料煨制,再将他们装入绍兴酒坛中呈到了周莲面前。
话说这周莲也是好吃之人,家中备有名厨数人,哪里的奇珍美味没有尝过?望着端上来的酒坛,周莲一脸不屑。待打开坛盖,周莲竟被坛中飘出来的香气吸引,禁不住连吸几口气。顾不得形象,周莲拿起筷子吃了个底朝天。望着空空如也的酒坛,周莲问厨子:“这是什么菜?”厨子随口答道:“福寿全。”
还有传说称,清时,有一群文人墨客到福州郊外春游野餐,他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山珍海味20余种都放在一个酒坛里,在吟诗之时慢慢地煨着。酒坛中的菜熟了以后,奇香无比,香味飘到附近的一个钟古寺,引诱得一群和尚跨墙而来想一尝异味。其中一个秀才见状,不禁赋诗曰:“启坛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由此得名。如今佛跳墙已随福建华侨扬名海外。 |
相关阅读
2024-12-11 12:42:37
2024-12-11 12:38:29
2024-12-11 12:36:42
2024-12-11 12:05:53
2024-12-01 17:41:25
2024-12-01 17:40:59
2024-12-01 17:40:39
2024-11-30 12:20:57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