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卷曲形炒青绿茶的典型代表。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是苏州太湖东西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江浙一带绿茶爱好者的喜爱。 清明前后是苏州碧螺春茶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茶友选购新茶的最佳时间。老杨为大家换个角度分享一下,茶友应知的碧螺春小知识。 一、碧螺春茶名字的来由碧螺春茶名字的来由有许多种传说和解释。流传最广的就是清代的康熙皇帝在南巡中为碧螺春赐名的故事。清代王彦奎所著《柳南续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接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同,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己卯岁,车驾辛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 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 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 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 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将实施新的国家产品质量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将统领碧螺春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调整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政府监管的各个领域。 价值功能 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 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 碧螺春功效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苏州东山还有着明代宰相王鏊因居住在东山碧螺峰下,于是将碧螺峰下产的茶叶命名为碧螺春的说法。 二、在苏州就能买到地道的碧螺春吗在苏州当地,甚至说在东西山就一定能买到地道的碧螺春吗?这一问题一直是茶友们买碧螺春、喝碧螺春时的一个重要话题。苏州“碧螺春”茶一直面对着“小产区、大市场”的问题。据统计,目前苏州碧螺春的主要产区吴中区茶叶的种植面积约为2.8万亩,其中1.8万亩在西山岛上。根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近年来,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年产量在百吨左右。”。苏州茶树种植面积有限,年产量难以大规模提升,难以满足全国市场的旺盛需求,总体趋势是供不应求。并且苏州本地茶价高,四川、浙江等地的碧螺春茶价低、产量有保证、品质不差,苏州部分茶商、茶农采用外地碧螺春茶叶冒充本地茶销售谋取暴利。这种假冒行为在苏州东西山碧螺春主要产区并不罕见,部分知名品牌厂商也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 本地茶产量少,外地茶与本地茶分辨不易,市场需求旺盛,茶商、茶农采用外地茶冒充本地茶获利丰厚,造成了外地茶在苏州市场泛滥。据新华日报2020年3月20日《碧螺问茶》文章报道:“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苏州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真正的洞庭山碧螺春保守估计不超过10%,这已经成为行业里公开的秘密!由于外来茶产区面积大、产量高,利润空间更大,对原产地碧螺春几乎形成了“围攻”的绝对优势。”茶友即使来到苏州也未必能够买到正宗洞庭碧螺春。 三、“吓煞人香”与制茶工艺苏州碧螺春茶外形纤细多毫、卷曲呈螺、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具有浓郁的花果香(吓煞人香)特征。苏州碧螺春茶鲜明的特征源自于传统而精细的采制工艺。碧螺春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是鲜叶拣剔、高温杀青、揉捻成型、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碧螺春采摘要求极高,要求采摘单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鲜叶要求新鲜有活力,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芽叶及剥芽苞。采摘后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达到芽叶匀整一致。炒茶前必须进行适度的摊晾(萎凋)。摊晾是碧螺春茶花果香产生的工艺源泉。 炒茶时要求“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在炒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复火干燥,降低毛茶中的含水率和提香,到达成品茶能够长期保存的要求。 干茶上多毛是碧螺春茶与其他知名绿茶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爱茶人也多以干茶中毫毛的多少来判断茶叶的品质,一般而言茶上毫毛越多茶叶价格越高。但是,老杨提醒各位茶友,碧螺春干茶中的“毫毛”,也分为“混毛”与“飞毛”。“混毛”是指茶叶的毫毛包裹住茶叶的条索,毫毛不脱落。“混毛”茶中的毫毛越多,品质越好。“飞毛”是指碧螺春干茶中的毫毛与条索分离,风一吹毛就飞,形成茶是茶、毛是毛的现象。“飞毛茶”中的毫毛可以在后期添加,另外飞毛也显示了茶叶在制作工艺中存在缺陷,因此飞毛茶中的毛并不能代表茶叶的品质。 四、本地种茶树与外地种传统的洞庭碧螺春茶采用苏州本地的洞庭群体小叶种茶树原料制作,其中以“柳叶条”、“酱板头”、“柴茶”等小叶茶树品种为代表。苏州本地茶树品种属于晚生种,每年要到三月底至四月初才可采摘。浙江的乌牛早等早生种茶树可以比苏州本地的全体种早半个多月上市。春茶上市,是一场舌尖与时间的赛跑,名优绿茶越早上市越有利于抢占市场,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于是,在2003年前后,苏州洞庭东、西山开始批量种植“乌牛早”、福鼎大白、龙井43、川茶9号等外地茶树品种。外地茶树品种的引种,从积极的方面看可以使苏州碧螺春茶每年更早的上市,从不利的方面看过多的种植外地品种对本地小叶群体种茶树的保护以及碧螺春茶传统品质的保持有着负面的影响。通过制茶和品鉴的实践表明,外地品种茶树原料制成的碧螺春茶与传统小种相比,在外形、香气和滋味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想要喝到苏州碧螺春的传统口感,除了要购买到苏州本地茶以外,还必须要买到本地茶树品种的碧螺春茶。 五、炒青与碧螺春在苏州,老苏州人饮用碧螺春茶的人并不多,老茶客们喝的最多的是本地的炒青绿茶。炒青,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炒青与碧螺春采用同样的茶树原料炒制而成,只不过采制时间要比碧螺春茶晚7-10天左右。苏州碧螺春茶采制的时间是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其中以清明前的“明前碧螺春”品质最佳,价格最高。炒青绿茶一般是在每年的谷雨前后开始采制。炒青绿茶芽叶粗壮,苦涩感较强,滋味浓郁,耐泡度远好于碧螺春,价格低廉,仅为同年份碧螺春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左右,性价比高,深受大众喜爱。对苏州炒青绿茶感兴趣的茶友可以尝试下,别有一番风味。 |
相关阅读
2024-12-11 12:42:37
2024-12-11 12:38:29
2024-12-11 12:36:42
2024-12-11 12:05:53
2024-12-01 17:41:25
2024-12-01 17:40:59
2024-12-01 17:40:39
2024-11-30 12:20:57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