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是我们这次走318的起点,从西安出发到达雅安时天已擦黑,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 雅安地处高山与盆地之间,西面是世界海拔的至高点——青藏高原,因此这里不乏与各种高山雪山为邻(二郎山、邛崃山和大雪山等),东部与四川盆地手牵手,西高东低的走势使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交互影响形成了雅安独特的多雨气候,尤其夜雨较多,因此被称为“天漏”(我们到达的那天晚上却没有下雨)。 雅鱼又称“丙穴鱼”,是到雅安必吃的美食,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盛赞雅鱼之美。雅鱼产自雅安的周公河,雅鱼体大而鳞细,肉质细嫩鲜美,特别好吃(吃鱼吃到饱的一次),这里的砂锅雅鱼尤为出名,据说慈禧曾赞之为“龙凤之肉”。不过,雅鱼价格也不便宜,我们捞了一条一斤半多的鱼,280元,但是也值了。 雅安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空气湿润,少污染,因此这里的女子具有脂粉不施的原生态淳朴之美。因为我们到雅安天色已晚,吃完饭更是不早了,互相调侃没有看到雅女真容很是遗憾。 韩家大院石碑 韩家大院屋前剥毛豆的老人 上里古镇就在雅安雨城区上里镇五家村,这里是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成都-临邛-雅安-大理-东南亚),是巴蜀平原通往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 将进古镇时,路边左侧有一老宅—韩家大院,古镇韩家建筑群有两处,另一处在古镇内。韩家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值得一看的是院内门、窗、枋、檐上的木雕,这些木雕以独特的镶嵌式的精湛雕刻工艺,历经三代人雕刻出以戏曲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内容,技艺堪称一绝。 上里古镇曾叫五家口就源于这里曾有五大家族,即韩家、杨家、陈家、张家、许家,这里的韩家就是五大家族之一。五大家族各有千秋,韩家银子(官商钱多)、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陈家谷子(屯粮大户)、张家棍子(骨科*武)、许家女子(漂亮勤劳),我想其中的故事也耐人寻味吧。 文峰塔 踏进古镇,古风扑面,古塔,古桥,古寺、古磨坊、明清吊脚楼风格的古屋,参天古树,让人有一种跨越时空的错觉。古镇内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建筑群高低错落,古风宛然。与江南古镇或阆中古镇相比,上里古镇透着一种乡土村落的感觉,但它有一种川西民居的寂静成都到上里古镇要多久,山水掩映下田园的沁人心脾之感。一进古镇就看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又称字库塔,塔下有字纸炉,是古时镇内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与文峰塔相连的桥就是字库桥,过了字库桥就是上里古镇 了。 二仙桥宝塔 二仙桥 有桥必有水,古镇内有白马河、陇西河在此相交,除了字库桥,镇内还有以河上的高桥和陇西河上的二仙桥为代表的八座古石桥,这些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值得一看。 二仙桥的另一边 沧桑感十足二仙桥 二仙桥下的两块石头 顺着字库桥往前,有一古戏台,戏台左边可以去二仙桥,右边右可以去平桥和高桥。其中二仙桥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据传桥第三次建成定名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两个乞丐拦住踩桥人,众人干涉时两人却跳入水中,化作两块石头,因此得名“二仙桥”。二仙桥与周围的山、水、草、树已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得浑然天成中透着一种沧桑感。二仙桥是杨家建于清乾隆41年,桥面两侧正中雕有龙头和龙尾。 高桥是古镇最大的桥,建于清乾隆隆十四年,为三卷拱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因此桥上、桥下皆可通行,又称清代立交桥。 平水桥 石头墩桥 碑记 古戏台在街道的中心,名为群玉楼,戏台是二重檐歇山顶戏楼,这样的巧妙设计在川中场镇是不多见的。据说,上里古镇还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当地的川剧戏班经常在这里演出。 古戏台 上里古镇还是红军北上的过境地,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极其重要的活动地区。古镇的石桥、石碑、石坊、石壁、石柱上面留下了许多红军的宣传标语和*口号。这里留存的红军石刻标语保存最为完好,形成了一条红军走廊,是雅安市境内留存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一个乡镇。 上里古镇还有古牌坊、白马寺、白马泉、舍利塔、十八罗汉山等景点和长寿桥、观音桥等古桥可以走一走,看一看。 每一个古镇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风貌。漫步上里,能够享受怡人的田园风光,欣赏古建筑的秀美技艺;徜徉古镇,可以寻找先人留下的足迹,领略古镇的沧桑风貌,了解古镇的兴衰往事。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